电容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容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新政为何难兑-【新闻】异株荨麻

发布时间:2021-04-20 13:55:54 阅读: 来源:电容器厂家

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新政为何难兑?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中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受到广大民工的热烈欢迎。作为全国******的外来工流入地,广东珠三角城市因迟迟未能兑现政策而承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一民心政策为何难兑现?有关人士认为,“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遇的四大政策矛盾亟待破解。目前不宜片面强求、盲目攀比公办学校免费招收外来工子女的数量、比例,而应分步实施,先不折不扣地执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政策,具体方式上可以采取公办、民办公助、民办“三条腿”走路,继续动员、吸纳社会力量多途径投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难题。 政策矛盾一: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工子弟越多,地方财政压力越大 东莞市一直是解决外来工子弟教育情况******的地区之一。据该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健秋介绍,2000年以前,东莞市公办学校一直敞开大门接收外来工子弟,市财政拨给学校的生均经费也是不论户籍一视同仁,全市9万名外来工子弟100%就读于公办学校,为此,地方财政每年专项补贴1亿多元。进入新世纪,迁入东莞市就读的外来工子弟激增:2001年为10.4万人,2003年为20.6万人。小学生中外来工子女与户籍子女比例已达到1101,原本十分宽裕的公办学校纷纷爆满,东莞市不得不转而大力鼓励举办民办学校。相应地,入读公办学校的外来工子女的比例急剧下降,从2000年的100%降至2003年的49%,预计比例将会继续下降。 有调查显示,在粤务工超过5年后,未婚外来工就开始考虑结婚生子,已婚外来工则开始迁入子女。近年来,广东省人口呈现家庭型流动的趋势,珠三角城市外来工子女人数每年以10%-50%的速度递增。据广州市计生委统计,2003年广州市流动人口子女与户籍人口子女出生人数比例已接近1lU1。据广东省有关部门估算,已经在广东就读的外来工子弟如果全部免费进入公办学校,每年全省财政须增加教育经费30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政协调查发现,现已携子女在广州就读的外来工,绝大多数是企业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小商贩、代耕农、养殖户等,占外来人口九成以上的建筑业、制造业的产业工人以及餐饮、清洁、保安等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基本上还没有把子女迁入,对地方政府的真正考验还在后头。 政策矛盾二:公办学校招生越多,民办学校生存越难 广东各地政府一直以来大力倡导社会力量举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一旦免费敞开接收外来工,外来工子弟学校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因此很多民办学校对前景深感担忧。据介绍,东莞市已设立外来工子女学校77所,目前还有33所正在审批筹建当中。广州市有120多所外来工子弟学校,70%的外来工子女在这些学校就读。如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护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性,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研究。 政策矛盾三:地区教育水平越高,外来工子弟入学越难 创建“教育强区”“教育强市”是近年来广东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其核心内容是规范化、高标准的办学条件,包括生均经费、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等硬指标,达到每一项指标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各地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纷纷进入验收阶段,深圳市、广州市的多个区已通过验收。但免费接收外来工子弟以后,整个“创强”工程就要推倒重来,因为每接收一个外来工子弟,所有生均指标都要下降。 政策矛盾四:地方税费收入越少,外来工子弟越多 按照我国现行的分级办学体制,中小学由区政府举办和管理。据广东省有关部门介绍,外来工通常工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而居住在例如城乡接合部等房价低廉的区域。这就导致了区与区之间承受压力的不平衡。例如广州市的东山区、越秀区等中心区,大型机关、***店、商场云集,第三产业发达,外来工通常在这里工作、纳税,却集中居住在白云区、天河区等城乡接合部的廉价出租屋。外来工通常是一家数口租赁十来平方米小屋,对居住地的财政几乎没有任何贡献,却要求居住地政府解决他们的义务教育,显然有失公平。改革这一办学体制,实现转移支付,需要探索试验。 五大措施应对民工子女入学难 一是建立外来工子女就学申报制度,结合计划生育工作,指定机构对学龄外来工子女进行登记,作为政府决策和考核的依据。 目前,负责流动人口管理的是公安机关,主要是办理暂住证和出租屋治安管理,并不涉及儿童入学问题。外来工办理暂住证是出于务工需要,绝大多数人并不给其子女办理。因此,外来工子女人数实际上是一笔糊涂帐。 二是公办学校深入挖掘潜能,每所学校按学位总量的一定比例免费安排外来工子女就读。在接纳范围上,可以指定政策性照顾群体,如达到某类级别的技术工人、环卫工人等。 三是以“经费跟着学生走”为原则,对外来工子弟采取灵活多样的财政资助方式。 广州市政协委员、市政府教育督导李伟成说,浙江省宁波市的做法是学校每接受一个外来工子女,政府拨给3700元补贴。深圳市宝安区的做法是对民办学校每一个教学班(45人)拨给2.5个教师工资。还有的地方由市本级财政向全市公办学校招收的外来工子弟拨付生均经费,有的是通过发放教育券等形式资助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弟。有的是把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设施免费或低价转让给民办学校使用,以降低学校成本、降低收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四是把外来工子弟学校纳入政府管理,建立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制度,抽调公办学校有经验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到民办学校担任兼职指导员。李伟成认为,这也是公办名校应当承担社会公益义务。 广州市公办名校先烈东路小学与外来工子弟学校新蕾五星学校2001年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先烈东路小学教导处主任派驻新蕾学校任指导员,从校务管理到教师备课给予全面帮助,把先烈东路小学的特色教学、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引进新蕾学校。去年起,广州市天河区在全区推广这一经验,选派公办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外来工子弟学校担任指导员。这些指导员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全职、无偿工作,为学校管理和教学出主意,促进学校上等级、创特色、出品牌。目前,该区已有7所外来工子女学校晋升为区一级学校。 五是发起“身边的希望工程”,鼓励各类市民团体、大学生志愿团体到外来工子女学校进行支教和帮扶活动,组织公办学校学生与外来工学生共同活动,拉近外来工子女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心理距离。 外来工子弟学校里,教师、校工、学生,清一色是外来人口,大多数校长也是外来人口。广州市先烈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崔效锋派驻外来工子弟学校进行帮扶工作一年后,对于校内人员身份背景高度趋同的现象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公办学校按地段招生,每一个班都是一个真实完整的微缩社区。社会高层、中产、小康、低保等各层次人员的子女都可以在班上结为朋友。如果分隔培养,长大进入社会后,不同阶层之间的互相接纳就有麻烦了。外来工子弟从童蒙开始就打上标签、圈定在弱势环境中成长,这些“第二代移”如何认识、融入本地文明社会?

供应

航空运输业